| 总第2262期
【资料图】
恰到好处的怀旧、复古元素,在情感深处链接着新旧时光,这种由旧厂房、旧建筑改造后的“非标商业”越来越多。
北京的798、上海的M+马利创意园、成都的梵木Flying国际文创公园都是在保留园区现有工业遗存的基础上,融入新的idea,经过创意改造后立马焕发新的活力,摇身一变晋升为“网红打卡地”,再度熙熙攘攘起来。
郑州也是,这几年经过改造后的创意产业园突然之间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,但是变废为宝又何曾容易。
一圈走访下来,邦君发现有些曾红极一时的网红打卡地,真实的运营状态并非如抖音和小红书呈现的那般热闹。
郑州记忆•良酷油化厂创意园夜生活最热闹的街区之一
近段时间有几次从沙口路黄河路路过,发现成群结队的年轻人来往于五号线地铁口和路口北边的一处窄巷,同时几十米的私家车排着长队鱼贯而入进入这个巷子里,一向很少堵车的路段因为私家车扎堆停车居然拥堵了起来。
吸引人们如潮水般涌入的正是郑州记忆•良酷油化厂创意园。它的前身是大名鼎鼎的“郑州油脂化学厂”,始建于1952年,国内曾经有名的“中州肥皂”和“福尔乐”香皂正是出自这个工厂。
2015年7月,郑州市人民政府发文,决定将已经停产许久、占地121亩的油化厂旧址,打造成“工业展览展示、文化创意办公、市民生活休闲的综合性园区”。
老实说,油化厂创意园的改造还是相当成功的。巷子两侧是高大粗壮的法国梧桐,浓密的树阴,斑驳的阳光,如梦如幻,给人一种时空穿越感。红砖墙,老瓦房,目之所及皆是风景,处处都是老郑州的印记。
油化厂创意园业态占比最多的是餐饮,大约能达到70%。有咖啡店、小酒馆、火锅、烧烤大排档.....除此以外还有休闲商业、手工DIY、文化馆、市集、俱乐部,多业态集合像是一个院子式的商场。
商业氛围浓厚,只是与一般商业不同的是,这里的商业在设计和布置上更显艺术性。
餐饮占大头使这里的夜生活尤为丰富。今年五月份郑州发布了郑州夜间文旅消费街区共计12家,油化厂创意园名列第一。
大多数餐饮小店外面都零散分布着露天的座位,这种庭院里大树下充满烟火气的慢生活让人很是留恋和满足,吸引到的也多是有闲的年轻人,听一家饮品店老板介绍在这里开店的也多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。
油化厂创意园的人流量季节性变动极其明显,夏天人流量大,店铺生意好,冬天反之。而今年夏天的人流量肉眼可见的要比往年多。
良库工舍沦为郑州最惨文创园
良库工舍位于北环与沙口路北,由“兴豫面粉厂”改造而来,地方不大,定位河南唯一的以文化艺术为创业方向的众创空间。
良库工舍的核心建筑是栖堂博物馆,是个独院,是园区内唯一一处没有商业气息的地方。整体建筑主打民国风,网上一搜随处可见的艺术大片昭示了它过往的辉煌。现在已是大门紧闭,锈迹斑斑,馆里馆外一篇萧索。
良库工舍粮仓开业之初经营着多家文创店铺,也会举办一些艺术展览,引得很多人慕名而来。如今也是闭门状态。
良库商业街除了零星开着的几家店铺,其他全部关店,大大的招租告示正在苦等承租人。
良库工舍西边有一家正在运营的餐饮“拾堂”,据员工介绍生意很不错,来这里就餐的很多都是老顾客,通过网上平台预约的也不少。因为不依赖良库工舍的人流量,也就不在意园里人多还是人少。
目前整个园区除了为数不多的几家店面还在坚持,鲜少可以看到人来,显得毫无活力。
良库工舍的经营现状令人唏嘘,很难让人把网红打卡地和“郑州版798”联系起来。近几年随着彩虹桥整改,周边交通极为不便,再加上招商运营毫无特色,曾立志要打造“郑州版798”的良库工舍已经沦落为郑州最惨创意园。
瑞光创意工厂艰难求生
沙口路因为与京广线相邻,过去很多物流园和厂区都是挨着沙口路布局和建造。现在沙口路可以称得上是“创意园一条街”。
除了前面提到的油化厂创意园和良库工舍,瑞光创意工厂也属于沙口路沿线,位于沙口路二环支路北向的一个巷子里。
瑞光创意工厂的前身是瑞光印刷厂,老厂房搬迁后改造创办为文创园,由瑞光印刷厂运营,据说现在文创园的管理团队就有在印刷厂工作多年的老员工。
文创园的定位是以企业入驻孵化、提供双创空间为主要方向,发展成为有瑞光自我特色的文创园。但从现在的经营业态来看,与定位初衷明显背离,而且经营现状不容乐观。
瑞光创意园的建筑和现代建筑差别不大,共有三个园区。单从外观来看,根本看不出来它的前身竟然会是一家印刷厂。
1号园区就是以前的办公大楼。据一家饮品店工作人员介绍,最初1号园的出租率很高,有烘焙店、餐饮店、茶饮店、DIY手工、文创小店等各种各样的独立办公室。
只是没坚持多久,2楼、3楼和4楼的店面就因为生意不好陆续闭店了。现在除了1楼正在经营的茶饮店,其它店面多是待租状态。
大门口放置创意园的入驻品牌导引,所剩品牌已寥寥无几。
2号园是目前经营现状最好的一个园区,有几家独立工作室还在运营,艺术性的偏多一点。据说有家贩售独立杂志的野狗商店,曾入选《GQ》全球100家独立书店指南。
3号园是居住区,1楼有部分被改造成店面的,一家婚纱摄影店已经闭店,目前有一家小酒馆和餐饮店还在经营。
通往3号园有一条长长的廊道,廊道的一侧被改造成涂鸦围墙,引得不少年轻人纷纷打卡。这也是瑞光创意园的打卡圣地,在社交媒体上出镜率最高。
前几年人流量多的时候瑞光创意园还会定期举办一些艺术展,艺术氛围浓厚。现在单靠这为数不多的几家小店,活力明显不足,也看不出园区有哪些足够吸引人的“创意”。不知道照此下去,瑞光创意园还能撑多久?
二砂文创园大力改造未来可期
二砂文创园位于中原区,由中原路、华山路、颍河西路、西三环所围合部分区域组成,是郑州市“四大历史文化片区”建设项目之一,保留着郑州人的西郊记忆。于2018年5月正式开工,目前还在改造中。
根据官方介绍,二砂文化创意园定位是一个“文创+科创+金融服务”的产业园,计划分三期开发,目前只有第一部分的首期对外开放,占地面积大约有100亩。第二期和第三期还被围挡包围,暂不对外开放。
开放的部分,更像是一个公园,办公面积只有8000平方米。进入之后,可以看到有工人正在打造生态景观带,因为正处于施工中,人流量并不大,只有零星的几个游客和带孩子闲玩的老人。
开放园区有三栋老式建筑,一栋是北配楼,一楼是二砂历史记忆馆,二楼原本准备打造成星河品牌馆,但随着星河控股退出二砂项目的改造,不知道布局以后会不会发生变化。一栋是主楼,也就是工厂以前的办公大楼,已成为国家级保护建筑。还有一栋是南配楼。
从政府的重视程度和投资力度来看,二砂创意园是郑州目前所有旧厂改造项目中最值得期待的一个。
芝麻街1958双创园文化和产业属性明显
芝麻街1958双创园位于中原区华山路西,曾是郑煤机的老厂区,由郑煤机100%自持。芝麻街的名字就是由郑煤机拼音首字母“ZMJ”演绎而来,寓意“芝麻开花节节高”。
走进芝麻街双创园,红色苏式建筑排列整齐,绿树成荫,处处都透露着一股熟悉的亲切感,恍惚间仿佛来到了六七十年代的郑煤机。
枝繁叶茂的法桐树,颇有年代感的红砖墙,偶有年轻人站在一台锈迹斑斑的液压支架下打卡。除了具备打卡属性,按郑煤机的打算,这里最终要实现产业园区、文化景区、商业街区、城市社区的“四区合一”。
目前入驻芝麻街双创园的企业和店铺有滴滴出行、北京东方雨虹、大河书局妈妈读书会国际健康文体中心、萱闱堂、3T.WORK双创中心、八马茶叶、悦来悦喜、對酢、大食堂、巨匠斫影.....从招商运营来看,这里的产业和文化属性较为明显,不过仍有很多店面和办公场所是空租状态。
几个创意园逛下来,邦君发现大多数创意园的发展现状并不乐观,名字虽叫创意园,其实真正有创意创新的并不多,过于商业化,反而欲速则不达。
如瑞光创意园和良库工舍的经营惨状除了交通硬伤以外,运营和招商也是败笔,找不到亮点,缺乏吸引人的地方。在相关视频下面,点赞最多评论往往是“没有什么可逛的,不会再来第二次”。
从每一个文创园开园爆红就能发现人们特别需要一个这样的地方,一边放松着,一边感受着艺术。但是在艺术与商业的博弈中,文化创意园很容易变型为“商业地产”,始于艺术,终于商业,几乎已经沦为文创园的宿命。
既然是商业就要论商道。
其实经过旧厂改造后的文创园很是具备成为网红商业的先天优势,因为它沉淀了一座城市的历史记忆与情感价值,这也正是老旧建筑的迷人之处。所以它们很容易迅速蹿红。
然而更有挑战性的是热度过后,如何持续锁住客流。这就要回归到商业的本质,招商运营和管理。
因为对于商业来说,具备文化内核的历史建筑只是商业的壳,充满艺术设计的园区、特色的招商、高效的运营管理才是新生商业的魂。
声明本文内容和图片来源于网络,仅供分享,不作商业用途。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
撰文/编辑时秦
看了又看 · 点击图片直接阅读
-★★★★★-
提供线索
寻求报道
商务合作
微bangjun2016